Intel工程師疾呼製程即將領先、別在此時賣台積
回上一頁
(2025/02/19 12:05:04)

MoneyDJ新聞 2025-02-19 12:05:03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英特爾(Intel Corp.)工程師聲稱其新一代製程效能優於台積電(2330),疾呼川普政府和公司高層不應在此時把製造業務拱手讓人。也就是說,英特爾是否願意放手讓晶圓代工事業被台積電收購,將是大哉問。

Tom`s Hardware 18日報導,英特爾首席工程專案經理Joseph Bonetti在如今已刪除的LinkedIn貼文表示,英特爾製程技術即將再度取得領先、未來幾年有望贏得IC設計客戶青睞,現在就把英特爾製造業務的控制權交給台積電恐適得其反。

Bonetti在文章中呼籲英特爾領導人、董事會及川普政府,不要在英特爾就快取得技術領先、並產出第一批產品之際,把晶圓代工事業出售、或把控制權交給台積電。他警告,「這會是一個可怕且令人洩氣的錯誤。」

Bonetti直指,英特爾的半導體製造事業正取得重大進展。最新製程「Intel 3」已開始用來製造Xeon 6資料中心處理器,而次世代製程「Intel 18A」也接近完成、預料會在今(2025)年稍晚用來打造PC用Panther Lake處理器。與此同時,台積電同級的製程技術「N2」(2奈米等級)要等到今年底才會進入量產階段。

Bonetti強調,最近許多新聞報導並未正確說明英特爾的技術進展。部分報導暗示,英特爾最新製程需要台積電工程師的幫助才能順利運作,但Intel 3早已量產了數月之久,Panther Lake也開始對筆電商送樣。

Bonetti認為,雖然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因為斥巨資投入廠房和設備、至今仍陷虧損狀態,且還未贏得外部大客戶訂單,但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初步採納、暗示他們對英特爾的製造能力有信心。現在就把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拱手讓給台積電,將削弱英特爾競爭力,同時也會傷害美國在半導體業的領導地位。

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Stacy Rasgon日前也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若18A及整個製程路線圖真如英特爾聲稱的那般穩健,他們為何會考慮改以台積電製程作標竿?」

18A是英特爾次世代製程,自前執行長季辛吉(Pat Gelsinger) 2021年初接任後便著手研發。18A已進入啟動量產的階段,研究機構TechInsights最近一份報告顯示,18A的效能表現比台積電次世代製程更佳。

(圖片來源:英特爾)

*編者按 :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 、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 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註1: 基金績效計算皆有考慮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4: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5: 境內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6: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7: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